天津月嫂 天津保姆 行业混乱,急待标准规范 春节过后由于龙宝宝扎堆出生,导致月嫂行业节节攀升,服务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,有些金牌月嫂甚至月入万元,比一般白领都高。丰厚的报酬驱使大量渴望“掘金”的人们投身母婴护理行业,然而短期职业培训培养的“速成月嫂”能力良莠不齐引得雇主频繁投诉。 据天津保姆公司了解,劳动保障部门从未专门进行月嫂以及高级月嫂的职业资格认定,而是将其划入家政服务员行列。因此,从职业资格认定来讲,不存在有证的月嫂和高级月嫂的说法(上海除外)。现在市场上所谓的初级、高级、金牌月嫂,大多是由月嫂公司或家政公司自己来评定和考核的,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,在他们看来,带孩子的年头和口碑就是评定星级的理由,所以即使是同一级别的月嫂,服务水平也可能不完全相同。事实上,现在的月嫂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证书,但究竟培训的内容是什么、怎么培训、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,大家都不得而知。 另一方面,对于月嫂的收费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。按理说,市场经济不能采取一味限价等手段,但是面对一些月嫂公司和家政公司坐地起价的现象,行业协会也该出手规范一下市场了。一位医学博士透露,自己值班一天一夜才50块,而京城月嫂一个月干26天,最低要价8000,最贵的两万多,折合下来一天的工资是300至800元,人力成本远远高出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范围。有代表在两会上呼吁妻子坐月子丈夫休产假,因为面对高昂的月嫂薪酬,很多从外地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根本负担不起。诚然,现在月嫂市场的确是供不应求,很多家庭也秉着“一生就这么一次”的态度狠着心花大价钱想请个好护理,但是这都不能成为敲诈消费者的理由。得到应该与付出相当,做多少事,拿多少钱,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。 一方面是高额的收费,另一方面是无法保证的服务,月嫂行业若不能及时出台标准规范,现在的“欣欣向荣”也只能是表象而已,毕竟消费者的权益不是那么好侵犯的 |